臺南埤塘知多少?
臺南市埤塘保育行動座談會
[主辦單位]:
臺南社區大學、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
[協辦單位]: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是全臺最多水庫分布的行政區,先民拓墾挖築的埤塘以及嘉南大圳,讓嘉南平原成為臺灣重要的穀倉,星羅棋布的埤塘與川流期間的水圳,更是南瀛大地美麗的地景,除了原有的農業灌溉功能之外,尚具有防洪滯洪、生態保育、休閒遊憩與調節用水等功能,並具有文化地景、保留先民生活軌跡的價值。
在全球氣候變遷之際,遍布在嘉南平原上星星點點的埤塘亦可涵養水資源,分散完全依賴水庫供水或超抽地下水的高風險,然而埤塘隨著農業起落,逐漸被廢棄荒蕪或填平、消失。我們呼籲:埤塘的存續更應該明智且謹慎的思考,並為找出新時代的定位。
透過本次座談會,期為臺南的埤塘文化景觀、濕地保育尋找新契機,讓產、官、學、民間各方意見有機會交流,開啟對話的窗口,為接下來的埤塘保育凝聚共識,進一步推動「臺南市埤塘自治條例」草案,讓保育行動能有明確的法源依據與作法。
[活動1] 座談會
日期:104年12月4日(五)上午8:30~下午4:30
地點:臺南市政府東哲廳
開放名額:60人。免費參加
[活動2]走訪埤塘見學
日期:12月5日(六)上午9:00~下午4:30
地點:關廟、官田、六甲
開放名額:30人,免費參加,但需願意全程參加室內座談會者始可報名(將核對座談會當天簽到退表確認參加資格,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請至本頁尾線上報名。報名至11月25日截止,如額滿將提前關閉報名網頁。
12/4座談會議程:
| 
			 時間  | 
			
			 主題與內容  | 
			
			 主講人  | 
		|
| 
			 08:30-09:00  | 
			
			 臺南市政府報到、領取資料  | 
		||
| 
			 09:10-09:30  | 
			
			 始業式:長官來賓致詞  | 
			
			 
  | 
		|
| 
			 主題一 南北埤搪之鄉的交流 主持人:臺南社區大學 林朝成校長  | 
		|||
| 
			 09:30-11:00  | 
			
			 桃園市埤塘文化與保育推動經驗分享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系陳其澎教授  | 
		|
| 
			 11:10-11:10  | 
			
			 休息  | 
		||
| 
			 11:10-12:00  | 
			
			 臺南市埤塘地景保存的未來想像  | 
			
			 與談人: 臺南市政府  | 
		|
| 
			 12:00-13:00  | 
			
			 午餐時間  | 
		||
| 
			 主題二 臺南市埤塘知多少?認識臺南的埤塘 主持人: 莊孟憲/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生態保育組組長  | 
		|||
| 
			 13:00-13:30  | 
			
			 聽埤塘說故事:臺南市埤塘人文調查  | 
			
			 陳秋伶/臺南社區大學埤塘保育行動計畫研究員  | 
		|
| 
			 13:30-14:00  | 
			
			 慧眼識埤塘:臺南市埤塘功能評估與調查  | 
			
			 劉芳如/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生態保育組專員  | 
		|
| 
			 14:00-14:20  | 
			
			 交流討論  | 
		||
| 
			 主題三 濕地法時代來臨:埤塘的保育利用 主持人: 郭伊彬/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副局長  | 
		|||
| 
			 14:20-14:50  | 
			
			 嘉南埤圳國家重要濕地的保育利用計畫  | 
			
			 莊孟憲/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生態保育組組長  | 
		|
| 
			 14:50-15:20  | 
			
			 桃園埤圳國家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  | 
			
			 萬能科大 陳柏廷副教授  | 
		|
| 
			 15:20-15:40  | 
			
			 交流討論  | 
		||
| 
			 意見交流 主持人:臺南社區大學 林朝成校長  | 
		|||
| 
			 15:40-16:30  | 
			
			 綜合討論  | 
			
			 與談人:與會來賓 
  | 
		|
| 
			 16:30  | 
			
			 散會  | 
		||
12/5走訪埤塘行程
| 
			 時間  | 
			
			 地點  | 
			
			 說明  | 
		
| 
			 8:45  | 
			
			 12/4座談會現場宣布集合地點  | 
			
			 集合、點名,9點準時出發,逾時不候  | 
		
| 
			 9:40~10:20  | 
			
			 關廟大潭埤  | 
			
			 300年前開闢的埤塘,現納入水利會的灌溉系統,是關廟聚落農業發展的重要水資源  | 
		
| 
			 10:30~11:50  | 
			
			 關廟松腳里、東勢里幾處古井 
  | 
			
			 步行走街:了解先民的用水方式、水資源與聚落發展的關係 
  | 
		
| 
			 12:00~13:00  | 
			
			 搭車前往官田葫蘆埤  | 
			
			 
  | 
		
| 
			 13:00~14:30  | 
			
			 官田葫蘆埤  | 
			
			 午餐及環埤散步  | 
		
| 
			 14:30~15:00  | 
			
			 搭車前往六甲瓦窯埤  | 
			
			 
  | 
		
| 
			 15:00~15:40  | 
			
			 六甲瓦窯埤  | 
			
			 看特殊水利設施「豎井」及「水橋」  | 
		
| 
			 15:40~16:40  | 
			
			 賦歸  | 
			
			 
  | 
		
真理、南社大 辦埤塘保育座談【記者鄭惠仁】

台南市埤塘多,可發揮防洪、蓄水等功能,台南社大昨籲請珍惜與維護。 記者鄭惠仁/攝影
分享
台南社大與真理大學生態保育中心昨發表全市埤塘調查,全台南共有8000多口,除了防洪滯洪、生態保育、休閒遊憩與調節用水等功能,更有文化、生活的軌跡,因此呼籲好好保存,不要被填平與開發。
兩單位昨天舉辦「台南市埤塘保育行動座談會」,除了發表埤塘調查成果,並邀請產、官、學及民間共同交流,為埤塘保育凝聚共識。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老師莊孟憲表示,台南埤塘所形成的水域環境,一直是許多水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因此生態也特別豐富。
莊孟憲說,去年起執行嘉南埤圳國家重要濕地計畫,利用遙感探測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清查埤塘,發現台南埤塘高達8000多口,除了30幾個是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埤塘,其他多為私有地。
調查過程中,除了部分已消失,也有部分埤塘水質汙染、圳路堤岸水泥化或傾倒廢爐廢棄物,讓濕地環境受到威脅。但因大部分都是私有地,莊孟憲期待民眾一起來關心,而不是只期待公部門的投入。
台南首次埤塘調查 總計高達8000多口〔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

柳營區佛山觀音巖的埤塘。 (記者蔡文居攝)
2015-12-04  18:57
台南社大與真理大學生態保育中心今天首度公佈台南市埤塘調查成果,全台南37個行政區共高達8000多口。這是台南埤塘的首次詳盡的調查,由於都市化及開發擴張,不少埤塘面臨消失的危機,呼籲政府應積極保育埤塘生態。

龍崎區牛埔農塘的牛埔湖。(記者蔡文居攝)

巴克禮公園的埤塘,為台南市區少數僅存的埤塘。(記者蔡文居攝)
為了倡議埤塘保存的重要性,台南社大與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中心今天在台南市政府,舉辦「台南市埤塘保育行動座談會」,除了發表台南市埤塘調查成果,並邀請產、官、學及民間各方共同交流,為埤塘保育凝聚共識。
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老師莊孟憲表示,台南市的傳統農用埤塘所形成的水域環境,一直是許多水生動植物賴以維生的棲息地。以往並未有全面性的清查。透過執行民國103至104兩年度嘉南埤圳國家重要濕地計畫的過程,利用遙感探測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將台南市境內埤塘進行清查,總共整理出37個行政區的資料,結果發現目前台南埤塘的數量,竟然高達8000多口左右,除了30幾個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埤塘外,大多是私有地。
莊孟憲說,埤塘像空氣一樣,提供人類生存的需求,提供防洪、氣候調節等生態服務功能,但卻容易被忽略。現在埤塘的保存並不容易被重視,除了有些被填埋消失之外,部分埤塘水質汙染、圳路堤岸水泥化或被填埋廢爐碴等廢棄物等,都讓埤塘等濕地環境受到威脅。
進行台南市埤塘人文調查的台南社大環境學程研究員陳秋伶表示,埤塘除了在生態資源、水源涵養的重要性外,也是探查先民拓墾、聚落發展歷史的重要參考現場。透過文獻查找、口述歷史及現場的訪調,找到許多令人懷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