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學習週記 | 2025-11-02 | 點閱數: 287

 

給所有學員

  1. 垃圾桶有分「 可回收 」及「 不可回收 」,請分類丟棄; 廚餘請自行帶回 ,以免小動物來取食造成髒亂。體恤清潔人員辛勞,也別讓國中生笑我們大人喔!
  2. 愛護地球,環境永續,建議大家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備餐盒、保溫杯購買食飲,是兼顧防疫與健康的新生活運動喔~
  3. 為加強資訊安全,學務管理系統修正學員登入方式,請學員務必參閱並依照說明操作,以使用系統報名或閱覽個人學習紀錄:https://tncom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csn=1&nsn=5719
    感謝大家的協助,敬祝學習愉快!

推薦活動

邱勤庭紀實攝影 學員策展追思【中華】

展期:2025年11月1日-11月16日。

地點:埕南二五(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二五號)

一場承載思念與承諾的紀實影像展「未竟之約|用影像說城區故事」將於十一月一日在埕南二五登場。展覽以台南歷史街區為主題,呈現疫情前後城市生活的變遷,不僅是對地方文化的深情記錄,更是台南社區大學「台南紀實攝影」課程學員獻給已故授課講師、紀實攝影師邱勤庭的一場追思之展。

展名「未竟之約」,源自邱勤庭在最後一堂課上對學員的承諾「要從信義街開始,拍遍台南的老街」。然而邱勤庭因身體因素無法親自走完這段旅程,學員們便以影像完成這項約定,將師生共同的記憶與情感化作展覽中的每一次影像凝視。

empty head

empty head

說書講座 |每週五晚7:30-9:00   地點:政大書城台南店(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

114-2政大說書講座| [說書時間第41季] 累計第 547-557場

時間:11/7 
講題:秋夜微風音樂會
說明:在這個節奏飛快的世界裡,讓我們用烏克麗麗、吉他和陶笛的溫柔聲音,為你唱一場靜靜的歌。用最純粹的樂聲說故事,陪你找回內心的平靜與感動。
說書人:台南社大愛樂4+6社團 /成立於2015年之自主性社團

新開課程

開課 時間 課程名稱 講師 上課地點 週數 收費
2025-11-11 二晚 大家來跳舞7-2 陳柏蓁 台江文化中心 9 1000
2025-11-04 二晚  色鉛筆插畫教室 鄭元欽 台江文化中心 9 1000
2025-11-04 二晚  來尋路,踏溯台江 吳茂成 台江文化中心 9 1000
2025-11-05 三午  彩繪大地,色鉛筆風景素描 王源和 陳卿寮保山宮 9 1000
2025-11-06 四早 走進繪本遇見自己 傅淑英 南區大成國中 6 1000
2025-11-06 四午 個性書法│總頭寮楷書字帖臨摹 洪麗里 總頭寮興安宮 9 1000
2025-11-08 六早  城市速寫走畫會-版本書店 李慧玲.鄭佩雯 校外 1 200
2025-11-08 六早 台江水圳生態走讀 莊孟憲 台江文化中心 2 600
2025-11-08 六午 宋江打海盜,親子體驗營 吳昇峰 海尾朝皇宮 1 300
2025-11-08 六早 旅行地理學 3 梶原 宏之 線上課 3 800
2025-11-09 日午 安全防衛術-防跌、躲避、與助人技巧 林怡慈 南區大成國中 1 450

 

特色班級招生  

 學術/社會 
【9週課程】從古地圖探索家鄉與臺灣史
。授課教師|石文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開課時間|11月3日 (一) 晚上 7:30~9:20
。授課地點|台江文化中心
【課程詳情】https://reurl.cc/z5eo0V
老師親自介紹課程 https://reurl.cc/nY72zD
課程中將認識公民史學、了解臺灣形象在古地圖中的變化以及台江地區的呈現、參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湖畔圖書館與展場,學習使用古今地圖疊合自己家鄉的位置並分享歷史故事,另經由實地探訪歷史現場並比對與地圖上的差異,了解反映出什麼樣的社會現象。

【9週課程】以“雙AI智慧”協力推展在地社區優化方案
。開課時間|11/6 (四) 晚上 7:00~8:50
。授課教師|陳建大明
。開課地點|台江文化中心
【課程詳情】https://reurl.cc/mYQm9A
老師親自介紹課程 https://reurl.cc/Qayl0b
本課程將協助學員了解AI的基本概念、優勢及風險,並帶領學員經由跨領域的學習,善用「雙AI智慧(人工智慧+美學智慧)」,實際應用於個人生活型態、組織目標型態、在地社區資源的集結及相關層面的改善。

媒體素養 
【6週課程】用聲音寫日記的六堂課
。授課教師|倪琇茹 (資深電台主持人暨導播)
。開課時間|11月12日 (三) 晚上 8:00~9:50
【課程詳情】https://reurl.cc/EQO3la
※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進行「線上教學」,請自備耳機、麥克風。
※課前發送 Google Meet 連結 至學員留存於台南社大學務系統之 E-Mail 信箱。
※如欲【登記試聽】第一堂課程,請於課前聯繫台南社大,將寄送 Google Meet 連結給您喔!
運用手機或是簡易的錄音筆,以聲音來寫日記,透過聲音去聆聽生活。在後疫生活中,重新回到土地、回到生命的五感,聽見生活。

山野教育
【4週課程】山海圳國家綠道 Follow Me ( 第五回 )
。授課教師|吳茂成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沈介文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資深講師)
。開課時間|11月7日 (五) 晚上 7:30~10:00
。開課地點|台江文化中心
※本課程包含室內、線上、戶外授課,各週安排請見課程詳情 https://reurl.cc/VWDaWy
※線上課將採 Google Meet 進行教學,請自備耳機、麥克風。
認識臺灣山海圳、嘉南大圳等水圳國家綠道文及環境生態特色後,以保育環境及文化的「義行」理念、「公民科學」精神,跟著空間、環境、山野教育專業工作者,一起探索山海圳國家綠道,並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國家綠道網、公共交通運輸網絡,自行規劃綠色旅遊生活,逐步養成長距離健行(Hiking)之運動素養與習慣。

 

上周活動紀錄

empty head

木本物質班發起木工超人行動,為花蓮災民打造家的「安心收納櫃」【AN通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奪走的不只是屋舍,更讓許多家庭在泥水與瓦礫之間,失去了「家的秩序」。房子可以重建,但生活的安定感,卻往往需要時間與他人的陪伴,一點一滴地「收納」回來。

在臺南,有一群長期在台南社區大學學習木工技能及創作的師生,希望可以親手將一份安心傳達給花蓮的災民,由**臺南社區大學木本物質班教師李維睦**發起「木工超人幫幫忙-安心收納櫃打造行動」——利用十月假期,短短期間召集125人次的木工新舊生,從材料勸募,到一起動手打造防潮、防蟲的木質收納櫃,準備送往花蓮災區,協助災民整理家園,重新找回安心生活的節奏。

 

 

環境行動網/新聞區連結 https://nature.tncom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聯合】

四鯤鯓的紅樹林以紅海欖、海茄苳、欖李、水筆仔為主。 圖/李清宇攝影
從台南熱鬧的舊城區一路往南,鄰近漁光島和安平商港,有一片位處都市邊緣,幾近被遺忘的自然濕地秘境——四鯤鯓。這片有著大面積魚塭與紅樹林交織的土地,不僅孕育豐富生物多樣性,還承載台江內海的歷史記憶。

 

台江分校/新聞區連結  https://private.tncom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

驪江路步道協會走訪山海圳國家綠道 台韓步道締結友誼【聯合】


韓國驪江路步道協會今天走訪山海圳國家綠道內海之路,台韓交流跨大步。圖/吳茂成提供

韓國驪江路步道協會今天走訪山海圳國家綠道內海之路,由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帶領,台南副市長趙卿惠全程陪同,從台史館出發,沿綠道一路步行至珍古德涼亭,全程13公里。趙卿惠表示,未來希望台韓兩條步道有機會締結為友誼步道。

 

推東北亞步道運動 韓國驪江路協會訪台走讀山海圳【自由】

韓國驪江路步道協會受邀來台參加樟之細路嘉年華會,接著南下到台南走訪山海圳國家綠道內海之路,從台史館走到四草湖,共13公里,南市副市長趙卿惠偕同台南市水利局、農業局、林業保育署代表進行交流。協會事務局長朴希珍說,路不只是人走的路,驪江道及山海圳更串連人類的生活及文化。張普善表示,未來希望有機會再完成山海圳國家綠道其他路段。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www.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5697

文章類別

:::